随着暑期长假的到来,儿童的安全问题成为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心头大患。区红十字会近期接到不少学校和家长的来电,希望能针对小学生,开设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课,提高儿童的伤害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为提高授课效率,椒江区红十字会创新了小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形式,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。
前期准备,吸引学员兴趣是关键
提高对小学生学员的授课效率,最重要的是增加课堂趣味性,抓住他们的注意力。我区红十字会尝试将应急救护知识穿插于情景片段中,以情景片段调动课堂气氛,再由培训老师详细讲解知识要点。普及的主题定为夏季最易发生的雷击和溺水等意外伤害,助教从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、情景剧学习舞台经验,然后结合救护知识编写剧本,排练、改进,最后和老师的授课进行衔接。将近一个星期的前期准备,新型的普及方式终于成形了。
不断实践,对细节进行完善
7月9日,团区委“春泥计划”的60位小学生来到我会的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学习安全知识,创新的普及方式有了第一次实践的机会。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观看情景片段,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溺水、雷击等急救知识。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,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也变得短暂了。
7月13日,我会培训师资前往前所街道对120位小学生普及救护知识和技能。这次的情景片段表演和老师讲课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,与小学员之间的互动也更多了一些,增加了急救知识问答的互动,得到学生们的踊跃参与。
成效显著,大受家长老师好评
“今天普及的方式太好了,学生们听得比平时上课还认真呢!”老师们赞叹地对我们新颖的普及方式表示了肯定。急救知识问答时,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培训老师教过的知识点很好地答出来。由此看出,新型普及方法对于小学生学员成效显著。接下来我会将集中多次开展针对小学生学员的应急救护普及课,让新型的应急救护普及方式得到更好的完善。